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有一包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100g内):脂肪≥3.3g、蛋白质≥2.9g、非脂乳固体≥8.1g、钾≥145mg、钙≥115mg。这里的钾、钙是指()A.分子B.元素C.单质D.原子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B.石墨能导电,可用来做干电池中的电极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镁条C.木炭D.硫粉4.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湿衣服在阳光下晾干A.爆炸B.光合作用C.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该()A.加砝码B.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左右螺母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AB.BC.CD.D7.下列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湿衣服晾干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乙是反应物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0.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A.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1.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A.固体加热B.制取氧气干燥气体D.过滤C.12.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B.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却很少只约占全球水储最的2.53%C.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其中氮气可以用于医疗麻醉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1%13.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保护水资源要禁止使用化肥、农药C.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中有氢气生成D.任何物质都能溶于水14.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根)的一组是A.和B.和C.和D.和15.下列有关玻璃导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A.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a端进氧气B.排水集气法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D.向上排空气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甲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用来加热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能够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主要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