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考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典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水C.高锰酸钾D.空气2.表示3个分子的化学符号是()A.B.C.D.3.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B.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2:1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4.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的物质中存在两种单质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上图中共存在5种分子5.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6.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B.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8.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9.制造C919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3D.+41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且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Y和Z,生成物是X和QB.反应后生成15gZC.参加反应的Y与Q的质量比是1:1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酸B.合金C.高锰酸钾D.稀有气体12.下列有关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错误的是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B.先在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后塞紧橡皮塞C.先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后加热D.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13.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Cl2B.2Cl2C.2ClD.2Cl-14.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M不稳定B.M是化合物C.M中含有水D.M由四种元素组成15.“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②该实验时,红磷的量要足量的目的是________③若把足量的红磷换成足量的镁条在集气瓶(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细沙)中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且实验操作规范无误。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还有______。据此可推断出,为达到实验目的,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所用药品除了要求量需足量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④上图中a点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