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中统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B.铁、氯均属于金属元素C.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D.铁、氯两种元素形成的氯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C.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D.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氧元素:OB.2个氢氧根离子:2OH-C.硫化钠:NaSO4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4.量取3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A.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B.50mL烧杯和胶头滴管C.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D.50mL量筒5.给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A.B.C.D.6.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于当地时间10月4日揭晓。授予三位在开发对生物分子进行高分辨率结构测定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甘氨酸(C2H5NO2)就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氨酸是一种混合物B.甘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C.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核D.甘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7.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2B.NOC.N2OD.N2O49.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I2O5)来测定空气总一氧化碳的含量,五氧化二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5B.+2C.+3D.+510.小明在配置溶液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称量14.2g(1g以下用游码)氯化钠固体,称量后发现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同组同学对他的实验过程做以下分析,你觉得分析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的实际质量是13.8gB.最终配置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C.氯化钠固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D.为了实验方便,我们可以直接用手去拿砝码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的瓶中,燃烧更旺12.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44%B.46%C.54%D.64%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1)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所示,烧杯乙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氧气的制取:如图2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如用C装置收集O2,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用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往试管内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时试管倾斜,用__________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用①试管②铁架台③酒精灯组合该装置时,组装顺序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