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校联考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牛奶发酵C.光合作用D.炸药开路2.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3.减少含硫煤燃烧对大气的污染,适宜在煤中加入的物质是()A.沙子B.烧碱C.碳酸钠D.石灰石4.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量筒摆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倒入液体后,他俯视读数为21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仍然俯视读数为11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B.等于10mLC.小于10mLD.无法确定A.大于10mL5.如图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扫描隧道显微实验室拍摄的显示硅原子图像的照片。据此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B.原子之间有间隔C.原子是真实存在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6.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能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AB.BC.CD.D7.化学反应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雾8.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H原子的是A.2HB.H2C.H2OD.2H2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C.可燃性气体在使用时,应该先点燃后验纯D.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10.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铝C.铜D.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2)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3)操作②可以去除异味、色素等杂质,则需加入_____。(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后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几乎无泡沫,说明液体D属于_____水。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1)实验I:向盛有少量酚酞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2)实验Ⅱ(如图),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微观度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14.某小组以“水”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水的作用无处不在,做“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自来水来之不易,在生产过程中,可用__________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自来水大多为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