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D.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2.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A.氢气B.氯化钠C.石墨D.水3.几年前,位于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的PX装置发生漏油爆炸:“PX”是对二甲苯的缩写,化学式为C8H10,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燃,低毒性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PX”中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8∶10C.“PX”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D.“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易燃,低毒性”均属于“PX”的物理性质4.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A.制造保险丝——硬度大B.制造灯丝一一熔点高C.制造飞机外売一一坚硬而质轻D.储存化工原料的容器一一耐腐蚀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加入固体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N27.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B.木炭具有可燃性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9.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C.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D.已知:3Mg+N2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10.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1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一含有不同种分子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一一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改变12.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氯酸钾、氧气B.氮气、水、石灰石、C.水、石油、熟石灰D.干冰、冰水混合物、煤炭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b_____________,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