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洪泽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化学式为C15H14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一个非诺洛芬分子中有32个原子C.非诺洛芬由碳氢氧原子构成D.非诺洛芬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3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3.利尿酸(C13H12Cl2O3)有很强的利尿作用,能快速降低体重并稀释尿液,可以掩盖服用的兴奋剂而逃避检查,因此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下列关于利尿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尿酸属于氧化物B.利尿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3:12:2:3C.利尿酸由30个原子构成D.利尿酸由碳、氢、氧、氯四种元素组成4.下图图标警示的是A.当心火灾——易燃物质B.当心挥发——有毒气体C.当心受伤——腐蚀品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5.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A.B.C.D.6.小明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不可能是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氧气C.铁丝的温度过低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7.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属于氧化物B.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都发生了改变8.由C、H、O、Mg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都属于氧化物B.是一种难溶性碱C.是一种稳定性酸D.、都属于盐实验操作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A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震荡B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D验证Mg、Fe、Cu活动性顺序将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中A.AB.BC.CD.D10.碳酸二甲酯(C3H6O3)常用作汽油添加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酸二甲酯是一种化合物B.碳酸二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碳酸二甲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碳酸二甲酯分子由三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三个氧原子构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1)上图E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制O2,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3)浓硫酸具有干燥气体的作用,用装置C干燥O2,气体由导管_______端(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