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广丰县联考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垃圾分类投放处理B.空调一直开机维持室内温度C.旧电池扔在垃圾桶内D.垃圾在空旷无人处露天焚烧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物质失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关于维生素D2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含有3个原子C.相对分子质量是73gD.H、O元素质量比为44:14.下列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ClO2B.HClOC.NaClD.Cl25.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6.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C.氮气可用来保存粮食、水果D.燃放烟花爆竹不会污染空气7.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否能构成物质B.化学变化中是否能再分C.质量和体积大小D.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8.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9.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0368反应后质量/g16m424A.甲和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5:1D.甲、丙一定都是单质10.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A.B.C.D.11.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通过蒸馏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与CO2C.用石蕊试液区别CO与CO2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O2和CO212.水资源是国家战略物资。下列图示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13.下列对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B.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用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14.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干冰—人工降雨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15.“展国威、扬军威”的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中,下列欢庆情景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B.放飞和平鸽C.挥舞国旗D.演奏军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2)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室常使用仪器G来收集气体,若现在要收集氢气,则气体从__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有同学认为只要经过一定的改进措施,氧气也能从该端进入收集,则他的改进措施可能是________。(4)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1/5。氧气体积分数/%30406070带火星的木条不变稍亮复燃复燃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F所示),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推测实验现象为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