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沈丘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农业上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B.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C.常用白醋除去铁锈D.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杀菌剂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汽油B.天然气C.酒精D.氢气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氮气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B.石墨很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电极C.钛合金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可用于制造人造骨D.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造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7.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书资料失火可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B.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C.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D.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9.长时间切洋葱人会流眼泪,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大小发生改变D.分子在不断运动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B.过滤C.测量固体质量D.稀释浓硫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磷原子_________;②5个氧分子_________;③铝离子_________;④氦气_________;⑤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2)①中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字是_________;②CO2中的“2”表示_________。(3)书写化学方程式: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在实际操作中,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明显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2)图2是验证分子某性质的实验。A烧杯盛有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酚酞溶液,B烧杯盛有浓氨水,实验中发现A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_____色,由此现象能够验证的分子性质是_____。(3)图3是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负极端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4)图4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从图中得出“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铁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一)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如图1为某小儿硫酸亚铁糖浆。适当服用该糖浆可治疗_____(选填序号)。A佝偻病B侏儒症C贫血症2食品保鲜“双吸剂”含铁粉、食盐等,如图2为其原理探究实验:滴入食盐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铁粉上出现红色固体,气球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查阅资料]:草酸(H2C2O4)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吸水。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