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宜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变化中氧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A.工业制氧气B.双氧水分解C.氧气液化D.硫在氧气中燃烧()2.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B.6g的碳与6g氧气反应生成12g二氧A.电解8g水可得4g氢气和4g氧气化碳C.8g氧气与1g氢气化合生成9g水D.6g氧气与2g碳反应生成8g二氧化碳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碘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能再分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实解释A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B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少分子之间有空隙C.CA.AB.BD.D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6.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李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7.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8.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9.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正确D.全部错误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C.金刚石作钻探机钻头D.氧气用于炼钢11.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A.镁粉用做照明弹B.氢气用于填充气球C.铁锅用于炒菜D.铜丝用做电线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13.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4.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下列图象表示的反应过程与事实一致的是A.B.C.D.15.为铟、铱、锑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