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第六十四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蒜素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B.大蒜素属于氧化物C.大蒜素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D.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6:5:482.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其性质不对应的是()A.医疗急救一氧气可供给呼吸B.作导线一铜的导电性优良C.裁玻璃刀一金刚石硬度大D.灭火器灭火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量液体体积B.过滤C.加热液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武广高速全程都是无缝铁轨。无缝铁轨不可能一次成型,它是在铺设时将短轨通过高温反应:焊接而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A.B.C.D.5.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B.C.D.6.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A.通过观察来区别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B.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CO和CO2C.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别CO2、O2和空气D.通过闻气味来区别浓氨水和蒸馏水7.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A.隔绝氧气B.气流带走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无法判断8.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降低水的硬度B.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C.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D.从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9.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点燃的小木条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漏气C.通过升温的方法将一瓶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溶液D.用过量的锌粒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和软水的物质组成完全不同B.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从如图可知,铟元素的质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D.硫粉、铁丝、乙醇等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合反应1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符合客观事实B.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用“↑”标注C.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条件12.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1)用如图一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①实验现象是_____。②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2)如图二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空气吹散烘干的面粉,瞬间发生爆炸,硬纸板盖被冲飞,蜡烛熄灭。①吹散面粉的目的是_____。②储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时,应注意_____。1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在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冷却到室温②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3)红磷不足会对所得结果有何影响______。(4)若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目的的实验,选择物质的依据是______。A只与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B与氧气反应后,不生成新的气态物质15.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2)乙的目的是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