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光明区的变化欣欣向荣,下列主要涉及化学变化呈观出来的是()A.大仟里广场上的霓虹灯闪烁B.光明农场的牛奶发酵成酸奶C.新城公园雨后空气里出现的彩虹D.孩子用2B铅笔在图画本上描绘光明的高楼大厦2.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X,则X的化学式为()A.CHB.CH2C.CH4D.H23.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若消耗12g乙,则生成68g丙C.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D.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4.以下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变黑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其组成中一定含有C、H元素D.石墨是一种碳单质,能导电,所以碳单质都能导电6.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A.大于(a+b)克B.小于(a+b)克C.等于(a+b)克D.小于或等于(a+b)克7.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且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都为+2,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甲>乙B.相对原子质量甲>乙C.反应硫酸的质量甲>乙D.消耗金属的质量甲>乙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认知不正确的是()A.混合物可能含同种元素或不同种元素,纯净物可由同种分子或同种原子构成B.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因为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C.变瘪的篮球充气会变鼓起来,证明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D.金属与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差异大,其构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不同9.把锌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少的是A.硫酸镁溶液B.硝酸银溶液C.稀硫酸D.硫酸亚铁溶液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为+4B.用6B铅笔芯、电池、小灯泡和导线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C.金刚石、石墨、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1)下图是某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①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下列关于图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2)稀硫酸与Zn、Cu两种金属混合物混合时的微观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①未参加反应的金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一可观察到__________(填干花或湿花)变成红色,该对比实验可说明_________。ACO2会与水反应B水会使花变色C碳酸会使花变色DCO2会使花变色(2)图二,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_______________接触,实验中发生了异常,白磷燃烧时有火星飞质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3)图三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