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C.液化气着火,先关闭气罐阀门D.火场逃生时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2.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含量很低,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人体摄入的镉一旦过量可导致慢性中毒。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的有关信息和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中子数等于48C.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D.镉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C.加热蒸发D.测定溶液pH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家里煤气泄漏,立即打开电灯检查B.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设置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5.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予的个数比为3:6:26.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为甲烷,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B.物质B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D.该反应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1:97.现有的是①石油气、②面粉粉尘、③氮气、④天然气、⑤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A.①②③⑤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操作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在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中,利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后变成红色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9.共享单车是我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关于共享单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部喷漆既美观又防锈B.共享单车各金属部件是用纯铁制成的C.共享单车促进了绿色出行及低碳生活D.加工单车各金属部件时,用到了金属的延展性10.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苯胺由五个元素组成B.西达苯胺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gD.西达苯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11.“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晚上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B.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用煤炉取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止煤气中毒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蜡烛逐渐熄灭C.铝片上有划痕D.冷却后粗铜丝b端略上升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图所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用装置A制取氧气,首先应___________;实验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3)某同学用自制的E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无纺布包(无纺布耐酸腐蚀)内装的药品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已知:一氧化氮(NO)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反应:2NO+O2=2NO2(二氧化氮),则收集一氧化氮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14.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如下图所示。(1)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2)蒸发过程中有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