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现象,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2.化学就在生活中,下列过程均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空气净化、煤炭燃烧B.火药爆炸、氧气供给病人呼吸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面包发霉D.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海水淡化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错误的是()A.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B.(A-B-C)克C.(A+B+C)克D.(A+C)克6.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清澈的井水清新的空气B.生理盐水五氧化二磷C.澄清石灰水水银D.高锰酸钾硫粉7.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氧化物的是()A.液态氧B.蒸馏水C.天然气D.粗盐8.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连接仪器D.振荡试管9.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Zn2+:一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SO2:二氧化硫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2H:2个氢元素D.: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10.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了四氧化三铁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11.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B.2HC.O2D.Fe1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煤、天然气、冰水共存物B.液态氧、石灰水、洁净的空气C.氢气、烧碱、石油D.生铁、纯碱、水银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现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___(填接口的字母)→d。(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14.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