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四校联考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可燃性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常温下稳定C.氖气可制航标灯:通电时能发出带颜色的光D.氢气可做清洁燃料:可燃性2.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T形三通管中放入干、湿两条紫色石蕊纱布条,并向内缓慢通入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说明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3.如图是某种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和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1∶4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1∶1∶14.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只有每天摄入足量的蛋白质才能健康成长,丙氨酸是形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C3H7O2N)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分子有四种元素组成B.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5.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6.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氯化钠C.铜D.金刚石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酒精挥发C.葡萄酿酒D.石蜡熔化8.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A.干冰CO2B.生石灰CaOC.熟石灰Ca(OH)2D.烧碱Na2CO39.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操作不正确的是()A.AB.BC.CD.D10.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2HC.FeD.N211.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他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总和;⑥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从你所学的知识上看,上述观点存在明显不足的是()A.①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12.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说法不严谨的是()A.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的分子B.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C.图中共有两种氧化物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b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则试管中应盛放的药品是_____。(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_____(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1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所示的仪器名称为______;(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使用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4)可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