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沙洋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A.3H2:3个氢原子B.H2O: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3S:3个硫元素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作清洁燃料B.碳用于冶炼金属C.氧气用于切割金属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4.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合理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5.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的氧气质量C.固体中的二氧化锰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6.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7.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少量铁粉B.过滤泥水C.加热液体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8.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故铁丝也可在空气中燃烧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C.稀有气体的原子(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C.向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往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10.下列有关燃烧以及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中煤气阀门未关而引起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B.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原因是温度降低至石蜡的着火点以下D.氢气和氮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足量铁粉,过滤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A.AB.BC.CD.D1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反应后的质量(g)5.2x7.22.8A.x=2B.d是催化剂C.c不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3:5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上图中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为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原理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明显减慢,为了较快收集到需要的氧气,可尝试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