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省直辖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的中国科学家是B.张青莲C.道尔顿D.屠呦呦A.拉瓦锡2.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烟产生C.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D.若a处粉末是红磷,能看红磷燃烧3.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是()A.B.C.D.4.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你赞同()B.小丹C.小鑫D.小娜A.小倩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氢气B.水银C.氯化钠D.金属镁6.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能证明在化学变化分子是可分的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质量一定都比原子大D.Na失去电子变成Na+时核外电子层数不变7.某气体可能是由O2、SO2、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经分析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0%,符合要求的组成是()①SO2②SO2、H2③CO2、H2④SO2、CO2、H2⑤O2、SO2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氧化碳9.下列描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铜是紫红色固体B.酒精易挥发C.木炭有可燃性D.水在4℃时密度最大10.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铁元素质量分数C.空气中物质含量D.硫元素的化合价11.下图是钠和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B.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1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H:两个氢元素B.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S2-: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D.: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13.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金属元素C.铈原子核外有58个电子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14.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可以加满B.用嘴吹灭酒精灯C.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桌上燃烧的酒精D.用酒精灯内焰加热15.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3.4gX和8.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Z和另一种产物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XYZ﹣﹣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A.物质X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物质W一定含有氧元素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有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若用A、D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移去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4)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