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省直辖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积沙成塔B.蜡炬成灰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A.水和生石灰B.水和硝酸铵C.稀盐酸和碳酸钙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4.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5.下列属于有机氮肥的是()A.NH4NO3B.K2SO4C.CO(NH2)2D.Ca(H2PO4)26.自然界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转化,关于O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组成上看,O2和CO2都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B.从结构上看,O2和CO2中都含有氧分子C.从用途上看,O2可供给呼吸并支持燃烧而CO2不能D.从来源上看,自然界中O2来自光合作用而CO2仅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甲烷用作燃料D.氮气、氦气做保护气8.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银B.氢气C.氯化钠D.硫酸铜9.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认识世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依据2K2O2+2H2O=4X+O2↑可知,X是K(OH)2B.模型与推理: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实验与探究: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靠近浓氨水,棉花团很快变红D.宏观与微观:金刚石、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其内部原子的排列方式也相同10.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溶剂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的溶液12.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稀硝酸④氯化铁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正确鉴别顺序是A.④③②①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同学们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Ⅰ.制取氧气(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_(填标号)。(2)欲收集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_______(填装置标号),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Ⅱ.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锰酸钾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3)图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图B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4)C操作中,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1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2)如果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该选用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_________。(3)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15.根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