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州区六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变黑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3.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时,某同学根据生活常识提出:固态的石蜡需要变为蒸气后才能燃烧。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A.发现并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制订计划D.交流与表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也是纯净物C.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节约用水对沿海城市意义不大5.下列物质中,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A.臭氧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6.下列4组实验中的操作均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1操作2A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通过灼热炭粉通过灼热铜丝网B区分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过滤C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固体加水加稀盐酸D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观察颜色加稀盐酸A.AB.BC.CD.D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A.红磷B.木炭C.硫磺D.铁丝8.提升“中国芯”的性能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硅结构和金刚石类似,由分子构成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点燃酒精灯D.检查气密性10.“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Cl2B.O2C.ClO2D.HCl11.近日,中科院宣布已攻克2nm芯片制作工艺问题,“中国芯”即将实现弯道超车。“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符号为SiB.硅属于金属元素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单质硅由分子构成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8.2mL水B.收集CO2气体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分离出水中的二氧化锰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反应。如图所示为木炭和氧化铜反应实验,观察到加热的试管内黑色固体变为红色。(1)实验刚开始,B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并没有变浑浊,原因是_____。(2)为测定混合物中CuO质量,称取样品进行实验。实验中获取了两组数据:a反应前后A试管质量的减少;b吸收生成物的B试管质量的增加。假设反应完全,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组_____(填字母)数据来计算氧化铜的质量更好。理由是_____。14.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1)A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小美对装置A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滴加______________固体中含有铁粉(实验反思)实验安全很重要。①实验前要检验CO的纯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②实验结束后拆卸装置时,小红发现A处玻璃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③小明在通CO之前用点燃的方法处理尾气时,发现火焰顺着导管进入装置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