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州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B.读出液体的体积C.稀释浓硫酸D.移走蒸发皿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4.自去年入冬以来,我省乃至全国多地遭受雾霾天气的困扰,危害健康,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B.使用清洁能源A.汽车限行,提倡公交出行C.垃圾集中焚烧D.大力植树造林5.下列实验的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A.药品取用:将试管竖直,垂直放入锌粒B.区别物质:用pH试纸可以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C.气体净化: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通入O2点燃D.气体收集:CO2和O2密度比空气大,故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6.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硝酸铜溶液(硝酸银)加入足量的铜粉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氧化铜(木炭粉)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A.AB.BC.CD.D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9.同学们先将适量的粗盐提纯,再用制得的精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粗盐水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过滤B.配制氯化钠溶液需要7.5g的氯化钠、42.5mL的水C.配制氯化钠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量筒D.若所配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液在装瓶时洒出了少许10.下列操作中,不能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的是A.倒入澄清的石灰水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用燃着的木条D.观察气体颜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保障.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检验它们的_____.(2)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这是利用了灭火原理中的降低温度和_____.(3)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可在集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吸收有毒的SO2,其反应的生成物是Na2SO3和H2O,这一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兴趣小组欲探究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实验:(1)请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过程)实验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或化学方程式①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铝丝放观察到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________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②再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放入________溶液中成,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实验结论)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