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液氧C.矿泉水D.加碘盐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般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阳离子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D.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的原子结构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不是8个的原子结构一定是不稳定结构4.下列各组稀溶液中,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HCl、H2SO4、Na2SO4B.Na2SO4、NaOH、CuSO4、NaClC.HCl、AgNO3、HNO3、NaClD.FeCl3、NaOH、HCl、NaCl5.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剂B.给液体加热C.检查气密性D.药品取用6.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7.已知石英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化合价为()A.+2B.+3C.+4D.+68.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B.金属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一定显正化合价,非金属易得电子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化合价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D.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所以目前发现了一百余种元素,也就说发现了一百余种原子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1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硬度C.可燃性D.密度12.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鲜奶制酸奶B.食物霉变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光D.陶瓷烧制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组成(1)图A所示实验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的组成,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2)图B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水的组成.①电解水反应中在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是______;②若正极上产生的10毫升气体时,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_毫升。实验二:探究微粒的性质(3)如图C和图D所示,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容易被压缩的注射器是______(填“甲”或“乙”)。②通过对比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粒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