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太平三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氢氧化铜中加足量稀硫酸: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D.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D.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3.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4.常压下,将一只充满氧气的气球缓缓降落到﹣30℃的液氨桶中,气球变瘪.下列有关气球内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B.氧分子间的距离减小A.氧分子体积急剧减小C.氧分子逐渐停止运动D.氧分子被分成氧原子5.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途不相关联的是()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B.石墨导电﹣作电极C.CO可燃﹣作燃料D.CO2溶于水﹣灭火6.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燃烧前要点燃C.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D.燃烧时镁条迅速变短7.每年的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8.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A.Cl2B.2N2C.CuD.H29.钛的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在航天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B.26C.48D.4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B.用10ml量筒取20ml的液体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311.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成功发射,运载"神舟十号“飞船的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B.偏二甲肼含有12个原子C.偏二甲肼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D.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没有发生变化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1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15.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氖B.氮C.锌D.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4)①实验室也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装置中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若选用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的优点是______。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的导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