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太平三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是A.B.C.D.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B.C.D.3.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D的化合价为()A.+4B.+2C.﹣2D.﹣34.“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B.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C.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D.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6.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的D.分子由原子构成的7.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青蒿素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15个碳元素、22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组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青蒿素中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D.青蒿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18.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粉: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火焰呈淡蓝色C.铁丝: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D.红磷:产生浓烈的白雾9.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装置组装时,先用水湿润导管和橡胶管,后连接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10.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以下四个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B.析出晶体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会变小C.Na+、Cl-、Mg2+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无色酚酞溶液遇Na2CO3溶液和K2CO3溶液会变红,无色酚酞溶液遇CaCO3也变红12.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B.乙酸是由二个碳元素、四个氢元素、两个氧元素组成C.乙酸中碳、氢、氧的元素质量之比是1:2:1D.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装置C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2)你认为装置B与A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3)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5处,检查装置气密性,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红磷(右侧活塞依然在刻度5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③能证明“氧气体积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