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徐寨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A.N5-是一种单质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滴加液体C.熄灭酒精灯D.倾倒液体3.月球探测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钛酸亚铁),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显+4价,则x为()A.2B.3C.4D.64.下列露置在空气的溶液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的质量减少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浓盐酸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uCl2固体Fe粉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NaCl泥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CCuOFe加入足量稀硫酸DCaCl2溶液HCI加过量的CaCO3粉末,过滤A.AB.BC.CD.D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7.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瘪的塑料袋中并立即密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塑料袋缓慢鼓起B.塑料袋表面出现水珠C.干冰分解生成气体D.分子间隔变大8.已知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A.复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9.醋是我们宝鸡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苹果醋”中主要成分之一是苹果酸(C4H6O5),下列关于苹果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4gB.一个苹果酸分子含有70个质子C.一个苹果酸分子含15个原子核D.苹果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24:3:4010.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4B.元素名称为铬C.中子数为24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1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①通入O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②立即改通N2,燃烧的红磷熄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实验①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实验②说明N2不支持燃烧C.实验②可以改用CO2进行实验D.实验①②对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13.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沼气、酒精、一氧化碳B.单质:C60、氖气、水银C.合金:不锈钢、铜片、保险丝D.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过氧化氢14.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15.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检查气密性C.取用石灰石D.检验是不是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3)请在D处方框中画出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为测定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加入样品的质量/g1010101010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20304050充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