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部分地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B.碳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属于X范围的物质是()A.红磷B.二氧化碳C.氯酸钾D.空气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H2O2B.KMnO4C.MnO2D.O24.改善人居环境是推动我县绿色崛起、实现更高质虽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人居环境的是B.推行垃圾分类处理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全面推进污水治理D.加强生态湿地保护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液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黄豆和和芝麻混合体积变小,可以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液态酒精和固态酒精都可以燃烧,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氢氧化钠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少量稀盐酸中和C.可以用厕所清洁剂除去瓷砖上的铁锈D.若人体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则人体一定是健康的7.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点燃硫,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镁条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状氧化镁9.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用黄铜制作马踏飞燕B.用钛合金制人造骨C.用硫酸作汽车铅酸蓄电池D.用盐酸制药10.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小了B.墙内开花,墙外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11.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某金属M后得到一种物质:HMCl4,则下列物质所含M元素的化合价与HMCl4不同的是()A.M2O3B.M2Cl3C.M(NO3)3D.M2(SO4)312.某种核能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属于氢元素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3.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操作不正确的是()A.AB.BC.CD.D1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单质D.离子15.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非金属组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2)实验二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3)实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