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2.银器变黑的原理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AgS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食物腐烂4.要使和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和的质量比为()A.B.C.D.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加热B.量取9.5mL液体C.点燃酒精灯D.称量10.05g固体6.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不加二氧化锰会A.不能生成氧气B.生成氧气的量少C.生成氧气的速度慢D.氯酸钾不能完全分解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湿衣服晾干C.钢铁生锈D.西瓜榨汁8.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④属于不同种元素B.②⑤属于金属元素C.④⑤均具有稳定结构D.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每天给城市道路洒水,以减少汽车行驶中粉尘的飞扬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C.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D.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10.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纯铁、氧化铜、冰水B.水银、水、食醋C.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稀有气体D.硫粉、氢氧化钠、加碘食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1)认识物质组成结构。宏观角度,干冰由_____种元素组成;微观角度,干冰由________构成。(2)认识物质的性质。①在水中加入干冰,杯中白雾缭绕,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②如图所示实验中,可观察到U型管内右端红墨水液面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3)认识物质的制法。干冰的工业制法是在6250.5千帕压力下,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凝固而得到。从微观角度看,制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科学家们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揭开了水组成的奥秘,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1)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即H2)和空气混合后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火,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内壁上出现了液滴。该液滴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了另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易燃空气”。由此他得出结论:水不是种元素,而是“易燃空气”和氧的化合物。请写出水蒸气与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3)以水为原料获取H2和O2是化学研究的热点。①如图中,产生H2的试管是__________(填“1”或“2”)。②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4)科学、规范地使用化学品可以规避风险,确保安全。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②实验室中常用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