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长沙广益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要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阳离子带正电荷,带正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阳离子2.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B.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简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3.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所记录的实验现象错误的是()A.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B.燃烧的蜡烛,最内层火焰最暗,最外层火焰最明亮C.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5.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C.增大氧气的浓度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科学家用石墨烯薄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海水经过“筛子”后,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7.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点燃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8.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石灰石改良碱性土壤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聚氯乙烯做电线外皮D.氨气做化工原料9.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10.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了以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GPCR的化学式为C22H25F2NO4HCl,关于GPC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GPCR是由六种元素组成B.GPCR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GPCR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6个原子D.GPC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2611.下列关于CO2和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B.二者组成元素相同,而分子结构不同C.用燃着的木条能鉴别两种物质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1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物质由6个原子构成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红磷燃烧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2)实验时小明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若其他操作都正确,最终测量结果会_____五分之一(填“大于”“等于”“小于”)。1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收集氧气不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