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B.中子数不同1.氟元素与硅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D.质子数不同2.下列有一项变化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的腐败C.苹果榨成苹果汁D.钢铁生锈3.如图所示,在蒸馏瓶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再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C.图中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插入液态水中D.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垫上石棉网4.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选项实验事实观点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B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分的C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微粒是不断运动的D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微粒间存在间隔A.AB.BC.CD.D5.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焚烧废弃材料,减少污染C.对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6.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B.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氧化反应C.在点燃的条件下,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色火焰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7.小南同学为母亲庆祝生日所进行的下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点燃蜡烛B.榨取果汁C.制作贺卡D.切分蛋糕8.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B.气味C.颜色D.挥发性9.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B.8C.14D.2010.一次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出了四种仪器的名称,其中正确的是()A.量桶B.坩锅C.蒸发皿D.椎型瓶)11.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一种物质的是(A.HB.N2C.COD.Al1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A.玻璃棒B.烧杯C.漏斗D.酒精灯13.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因此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下列不符合爱护水资源理念的是()A.工业上提倡一水多用B.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提倡用浇灌代替喷灌1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成熟的苹果会散发出香味,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B.体温计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说明汞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湿衣服凉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微粒的运动速度率与温度有关D.电热水袋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热水袋内的水分子间空隙增大15.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用钴及其氧化物研制成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图中含有3种分子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及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甲中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2)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装置是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暖宝宝贴(主要成分是铁粉)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缓慢氧化(即铁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锈),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丙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8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