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滨州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3的稀盐酸的是A.B.C.D.2.下列图标中,表示“有毒物质”的是A.B.C.D.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除去CO中的CO2可以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4.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COB.NO2C.Al2O3D.P2O55.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碳酸钙都含有碳,这里的“碳”是指()A.单质B.分子C.元素D.离子6.香草醛(C8H8O3)是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中有3个原子B.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7.每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酸碱性环境。下表为四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作物马铃薯茶树水稻棉花pH4.8~5.55.0~5.56.0~7.07.0~8.0上表中不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种植的作物是A.马铃薯B.茶树C.水稻D.棉花8.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氧化物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前后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9:810.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B.2HC.2H2D.2H+11.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降低温度水可以变为冰分子变小了B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结构不同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AB.BC.CD.D12.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安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B.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减少环境污染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减轻温室效应13.在硝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锌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锌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锌1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15.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y可以表示()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固体中MnO2的质量C.生成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①通过比较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实验过程中,烧杯里的热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写1点)。③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初冬,小明一家人到南山脚下野炊。①生火时,小明用干枯草引燃木柴,是利用干枯草的着火点比木柴更___(填“低”或“高”)。②烧烤时,小明将燃着的木柴架空,燃烧会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野炊结束后,小明用沙土盖灭余火,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