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漯河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CO(NH2)2NH4NO3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CO(NH2)2NH4NO3NH4ClB.NH4NO3NH4ClCO(NH2)2C.CO(NH2)2NH4ClNH4NO3D.NH4ClCO(NH2)2NH4NO32.“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3.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可以做保护气B.用金刚石裁玻璃C.石墨做电极D.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5.化学反应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铜粉在空气中灼烧时,有黑色固体生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成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6.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线是纯氯酸钾曲线,b线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曲线),图像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将氯酸钾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改用高锰酸钾后,不必作任何变动B.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D.制取等体积的氧气,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8.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D.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0.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NaClB.H2OC.CO2D.Fe11.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①指示剂遇酸或碱变色②浓硫酸写字③氢氧化钠溶液制叶脉书签④石油分馏制汽油⑤洗涤剂除油污A.①③④B.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1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资料:四硫化钠(Na2S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NaOH)。反应原理为:[实验过程](I)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所示)。(2)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时,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2=_____.(3)按照(1)和(2)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次第2次第3次h1/cm12.012.412.5h2/cm9.79.910.2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14.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2)若用AE组合制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