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濉溪县化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A.粒子的大小:分子>原子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Al<FeC.分子间的间隔:氧气>液氧D.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反应后2.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B.图中所示微粒构成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3.下列关于Na和Na+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钠原子和钠离子是同一种元素D.它们的质子数不同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验满氧气D.量取液体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蒸馏水C.食盐水D.矿泉水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反应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7.金属看似坚不可摧,但能溶于各种各样的溶液中。下列溶液中的金属能够完全消失而没有固体存在的是A.铁与硫酸B.铜与盐酸C.铝与硫酸铜D.铜与硫酸锌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原子易失去电子B.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D.镁、铝、硅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8D.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10.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结构中表示金刚石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可用于制铅笔芯的碳单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3)“低碳”生活是为了减少______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碳的氧化物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性质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若要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____。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2)认识物质的制法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达到_________目的(即该实验装置优点)(如图2所示)。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已知空间站的字航员每天每人平均需要消耗640g的氧气,排出880g的二氧化碳。(1)若空间站解决氧气供给的方法是电解水。则一名字航员每天需要电解水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2)空间站解决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从空间站的空气分离出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现要处理一名宇航员每天呼出880g的二氧化碳,请计算需消耗氢气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并标出相应的数据。(3)空间站要永久除去硫化氢气体,下表是除去硫化氢气体的两种药品的相关信息:价格(元kg)质量kg(处理1kg硫化氢所需药品的质量)氢氧化锂LiOH951.4氢氧化钠NaOH572.4空间站应该选择__________来除去硫化氢气体,原因是_______。14.为测定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