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玉溪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冰雪融化D.铁片生锈2.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3.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下列“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③带正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阳离子④物质在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灭火时不一定要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液体药品C.闻药品的气味D.称量氯化钠6.如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b中的气体是氢气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7.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B.BC.CD.D9.表示3个分子的化学符号是()A.B.C.D.10.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11.加铁酱油有益于身体健康,这里的“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12.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备和收集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装置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实验室中利用长柄V型管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1)碳酸氢铵热分解及其产物检测①乙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比甲,乙两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A甲实验会产生较大污染,实验过程没有乙实验环保B甲实验根据“固体消失”,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C乙实验更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2)探究微粒的性质①如丙装置所示。先在B处放浸透无色酚试液的长纸条,后住V形璃管A处加试剂X,观察到B处白色滤纸条变红,则试剂X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②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药品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实验室利用2KClO32KCl+3O2↑+2KCl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1)根据实验要求和可供选择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②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