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玉溪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丝绸之路将我国古代的方面与技术传送到了国外。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瓷器B.湿法炼铜C.高梁酿酒D.纺纱织布2.下列离子在pH=1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SO42-Cl-NaB.Mg2+SO42-Na+NO3-C.OH-K+NO3-Ba2+D.Na+CO32-Ca2+Cl-3.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混合物中一定含不同种分子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③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④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⑤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⑥质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4.“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产和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讲究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B.开发回收和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C.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5.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药品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药品D.读取液体体积6.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8B.26C.4D.227.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8.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1.4B.X的化学式为CO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CO2+H2O+CO9.利用下列实验比较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①锌放入稀盐酸中;②铜放入稀盐酸中;③锌放入硝酸银溶液中;④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A.①B.②C.③D.④10.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铝B.镁C.锌D.氯1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浑浊液体B.滴加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二氧化碳验满12.将一定量的铁和铝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0.2g,则该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A.1.8gB.2.7gC.5.6gD.6.3g13.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C.①和③化学性质相似D.④属于金属元素14.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设计了下面甲、乙两个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实验。甲:如图对铜片A的系列变化进行了探究实验;乙:用如图装置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说明: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CuSO4溶液为蓝色溶液。)对于甲、乙实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中铜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质是CuO且方法1发生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乙实验中CO还原Fe2O3反应类型则不是置换反应B.甲实验中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乙实验现是B装置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中溶液变浑浊C.乙实验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该实验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可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D.甲实验中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铜片A、B、C的质量相等;乙实验中准备好后,先点燃B处酒精喷灯,后通入CO。15.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灭火B.作燃料C.光合作用D.医疗急救二、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