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Na+、OH-、SO42-B.K+、Cu2+、SO42-、NO3-C.Ba2+、Na+、Cl-、SO42-D.Na+、K+、Cl-、CO32-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正确的是()A.组成:含有碳和氧气两种单质B.性质:与一氧化碳类似,能与氧化铜反应C.用途: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D.生产:实验室常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获得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B.取反应后的滤液插入铜丝,有银白色固体产生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4.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5.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5:4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C.该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7.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纯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下痕迹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人体中的元素碘,锌,铁,钙是人体中微量元素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的一定是置换反应10.“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汞原子______;(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3)氖气__________________;(4)2个铵根离子______;(5)在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小芳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1)B中白磷能够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2)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A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14.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某化学兴趣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