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C.给液体加热D.氧气的验满2.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A.酒精灯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C.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回收,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D.为提高实验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用手拿3.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D.a=b﹣m﹣nA.a=b+m+nB.a=b﹣m+nC.a=b+m﹣n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5.次氯酸钠(NaClO)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5D.-16.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B.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C.液氧能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7.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离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电子数C.原子核的质量约等于电子的质量D.分子是由原子、离子构成的8.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硅SIB.硫SC.钠NaD.铜Cu9.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0.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1.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闻气味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AB.BC.C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图I是小红接合课本实验进行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并探究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至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II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设计烧杯乙和试管E两个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针对课本实验的不足,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14.如图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1)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2)段气压增大的实验操作是_____。(3)若用木炭代替红磷不能完成此实验得原因是_____。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2)下面四种方案都可以得到氧气:①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乙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通过方案甲制取氧气对环境较为友好,该反应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