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外国语学校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氦气B.氧气C.氯化钠D.水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和类别完全一致的是选项名称俗名化学式类别A氧化钙熟石灰CaO氧化物B氯化钠盐NaCl盐类C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水D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碱A.AB.BC.CD.D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否则可能发生爆炸B.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镁条点燃,称量燃烧前后固体质量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将红热木炭迅速伸入集气瓶底,可保证氧气完全参与反应4.从化学视角分析下列行为或做法,正确的是()A.在炭炉旁放置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杜绝食用含有化学物质的食品C.将铅笔芯粉末放入生锈的锁孔,有利于开锁D.夜间家用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泄漏部位5.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力法之一。下列是小李整理的一些化学规律,其中错误的是A.B.C.D.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胶头滴管吸取液体B.加热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分离泥沙和水7.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的原子个数比是2:1:48.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9.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10.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B═C+2DB.A+2B═2C+DC.A+2B═C+2DD.2A+B═2C+D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滴加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C.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实验时,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13.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产生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烯醛是氧化物B.丙烯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1D.该物质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4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1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1)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