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名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木炭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B.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3.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4.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B.C.D.6.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和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A.Ag、ZnB.AgC.ZnD.Ag、Fe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C.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与氧原子D.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8.下列对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能量观:镁条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并放热D.质量观:氧化汞分解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恒定的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共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8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A.分解反应B.生成的Y一定是单质C.Z一定是化合物D.反应后X的质量为51g10.某密闭容器中含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见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0.9359反应后质量/g待测141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待测的值为0.9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4:7D.乙不一定是化合物1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氦气、二氧化碳B.空气、蒸馏水C.冰水共存物、红磷D.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1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酸钾B.一氧化碳C.氧气D.氯化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在实际操作中,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明显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2)图2是验证分子某性质的实验。A烧杯盛有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酚酞溶液,B烧杯盛有浓氨水,实验中发现A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_____色,由此现象能够验证的分子性质是_____。(3)图3是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负极端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