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安定区七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时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铕元素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原子中有63个中子B.铕原子核外有89个电子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D.铕是金属元素2.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CO2的体积(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12345678910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实验中需快速地将10mL稀盐酸推入烧瓶内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D.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30mL3.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实验测定氧气的质最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B.原子C.质子D.电子5.当发现家里的煤气泄漏时,你会立即采取的办法是A.打开排气扇B.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C.立即打119报警D.向屋里各处洒水,使煤气被水吸收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元素有四种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C.该示意图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结合成新的分子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7.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8.为加强禹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禹州市在S237人市口安装了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设备,将对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进行检测。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可能是CO和NO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9.江苏省已深入推进“清水蓝天”工程,下列做法不利于“清水蓝天”实施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B.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使用太阳能路灯D.随意焚烧秸秆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11.对下而符号、数字、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2H和H2中数字“2”均表示两个氢原子B.Fe2+和Fe3+是铁原子形成的同种离子C.和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D.,中“-3”和“+5”表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2.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们发生的相同变化是()A.溶质的质量都变小.B.溶液的质量都变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D.溶剂的质量都变大13.下来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AB.BC.CD.D1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不同可燃物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起始时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将燃烧匙内的可燃物加热至燃烧或红热后,伸入瓶中塞紧瓶塞。冷却至室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