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生成了四种物质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化学性质和质量都发生了变化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3.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铁生锈B.木柴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C.汽油挥发石蜡熔化D.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瓷碗破碎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养生太极湖”是我市的旅游宣传语,清澈的太极湖水属于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①Fe3+②3CO③SO3④Al3+⑤⑥2NH3⑦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⑦B.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④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⑤D.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的是③⑥7.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葡萄酿酒B.灯泡发光C.食物腐败D.氢气燃烧8.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以下做法与低碳要求不相适应的是()A.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B.用特殊材料建屋顶、墙面,充分利用太阳光照明C.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D.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竹、木筷子9.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量筒的容量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I.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稍后,测得进入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1mL;II.用强光手电照射,引燃红磷;III.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变为V2mL;IV.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I中,鼓入空气的体积可以是小于200mL的任意体积B.步骤II中,红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和bC.步骤III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数值偏高D.步骤IV中,求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100%10.“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1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H2B.木炭C.FeD.NaCl12.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n=8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电子D.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13.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D.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14.为了使天空变得更蓝,人类正在积极行动,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