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下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7B.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铷元素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不相等D.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2.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A.分子个数增多B.分子质量增大C.分子间隔增大D.分子体积变大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变蓝色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后,瓶口出现白雾4.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届时场馆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平米场馆管理用房供暖,从而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60吨,进而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白色污染C.温室效应D.臭氧空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5.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若X是Al,则R可能是Ag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C.矿泉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7.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成蓝色D.二氧化碳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下列做法与“美丽”不相符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D.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1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何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铜在加热时能和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_;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北关中学的同学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并测定某铁锈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前称取5g的铁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