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是四个同学的是要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稀释浓硫酸C.过滤液体D.给液体加热2.下列实验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3.下列物质为化合物的是()A.食醋B.洁净的空气C.石油D.干冰4.下列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B.烧制陶器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肥皂水加入到硬水中起浮渣5.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B.在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C.电解水D.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6.在化学的学习中,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金属材料”顺序排列的是()A.CO2、NaCl、O2、CaOB.H2、H2O、黄铁矿、不锈钢C.N2、MgO、可乐、大理石D.空气、NaCl、武德合金,铜片7.下列对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使用楼内电梯逃生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9.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气体的纯度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10.钨是灯丝的常见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钨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钨的说法正确的是()A.钨原子的中子数是74个B.钨是第六周期的元素C.钨的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所以熔点高D.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克11.下面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1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除去水中的少量泥沙将混合物过滤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AB.BC.CD.D13.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A.粒子的大小:分子>原子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Al<FeC.分子间的间隔:氧气>液氧D.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反应后14.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量氧气含量B.检验装置气密性C.验满氧气D.存放氧气1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稀有气体B.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C.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用A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对这一变化较为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C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