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空气中含量较多,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A.把湿的衣服晒干C.把石蜡加热熔化D.把棉线织成布3.为比较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由此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C>BB.A>B>CC.C>A>BD.B>C>A4.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气密性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元素B.氮元素C.铝元素D.钠元素D.金刚石6.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B.汞C.氯化钠7.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的原子个数比是2:1:4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白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9.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变化;把B加入A的硫酸盐溶液中,B表面析出A。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高到低为A.ABCB.BACC.CBAD.ACB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汞受热分解HgO2Hg+O2↑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P+O2P2O5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D.电解水2H2O=2H2↑+O2↑11.已知X、Y、Z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步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X、Y、Z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A.CO、CO2、CaCO3B.H2O2、O2、H2O.C.C、CO2、CaCO3D.CaCO3、CaO、Ca(OH)2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的原子核带22个单位正电荷B.缺少钙元素容易贫血C.钾的核电荷数是19D.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是23克13.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A.+7B.+6C.+4D.-21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15.我国历史悠久,“四大发明”闻名世界,其中“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B.NO2C.NOD.SO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鉴别它们设计如下鉴别方法:先把两瓶溶液分别贴上标签A、B,然后进行实验。加入的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法1锌粒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气泡A是______溶液;A中______;B是______溶液B中______。方法2碳酸钠溶液化学小组同学对方法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1)若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若有沉淀产生,通过现象可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3)若无明显现象,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三、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