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七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B.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2.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化学式为O3。臭氧属于A.单质B.氧气C.稀有气体D.化合物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对概念间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4.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原子不能构成不同种分子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5.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A.SO2、NO2B.CO、CO2C.烟尘D.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6.下列符号中表示氧原子的是()A.O2B.O3C.OD.O2-7.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核外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8.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9.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质量比约为1:4B.利用空气中氧气与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恒定不变D.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10.在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依次加水后感到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生石灰B.蔗糖C.氢氧化钠D.硝酸铵11.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20gB.20C.1/12D.3.34×10-6kg12.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B.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用A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对这一变化较为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4)图C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14.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且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分,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4)该实验能否用硫代替红磷?为什么?_____。15.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甲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利用装置乙进行实验。①玻璃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