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C.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D.20℃时,溶解31.6g硝酸钾最多需要100g水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大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D.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说明过氧化氢中含有O2分子3.苯甲醇(C7H8O)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广泛用于制笔(圆珠笔油)、油漆溶剂等。下列有关苯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gB.苯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1C.苯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D.1个苯甲醇分子由7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仅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C.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D.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说明其具有还原性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7.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架在高处的铝制电线夏季比冬季长,说明分子之间的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D.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8.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SC.该反应的现象是Ag的表面发生颜色变化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9.下图分别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B.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C.硅属于非金属元素D.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10.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明矾软化硬水B.用托盘天平称取4.56g氯化钠固体C.观察颜色区分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11.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C.用途:CO可以用来灭火,固体CO2可以用来做制冷剂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2.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挥发性C.稳定性D.氧化性13.三位化学家因锂电池研究获2019年化学诺贝尔奖,其中钴酸锂(LiCoO2)的使用促进了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下列关于钴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钴酸锂由1个锂原子、1个钴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已知锂元素+1价,氧元素-2价,可知钴元素显+3价C.锂、钴、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D.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氧14.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D.古代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1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C.给玻璃器皿加热时都需垫上石棉网D.实验产生的废液就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请回忆你曾观察、学习过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