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百色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木柴用作燃料B.焦炭用于冶炼金属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2.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需适量补充的元素是()A.铁B.碘C.钙D.硒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食醋C.煤炭D.铁锅4.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B.二氧化碳C.二氧化锰D.空气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用于切割金属,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B.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是由于金刚石的硬度大C.氮气可用作灯泡填充气,是由于氮气的性质稳定D.氦气能用于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森林着火,砍掉部分树木设置隔离带隔绝空气(或氧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都含有相同原子D.DA.AB.BC.C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B.实验室制CO2: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D.双氧水分解:9.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的是D.倒入澄清的石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灰水1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B.氧气应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D.氮气能填充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11.三硝基胺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硝基胺由N元素和O元素组成B.三硝基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C.三硝基胺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8%D.三硝基胺中N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7:1212.已知O2与O3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单质硫主要以S8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SO2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不存在分子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3)当二者恰好反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此时溶液的pH大于7B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C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色;(5)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____。1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氧气:b________。(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①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不能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③气体发生装置加人药品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