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厦门大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设计了下面甲、乙两个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实验。甲:如图对铜片A的系列变化进行了探究实验;乙:用如图装置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说明: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CuSO4溶液为蓝色溶液。)对于甲、乙实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中铜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质是CuO且方法1发生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乙实验中CO还原Fe2O3反应类型则不是置换反应B.甲实验中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乙实验现是B装置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中溶液变浑浊C.乙实验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该实验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可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D.甲实验中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铜片A、B、C的质量相等;乙实验中准备好后,先点燃B处酒精喷灯,后通入CO。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盐酸挥发A.海水晒盐C.粮食酿酒D.铜丝导电3.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⑥A.①表示两个氧原子B.由⑥可知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C.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D.③和⑤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通常显-1价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C.MnO2中加入H2O2溶液D.往一定量CaCO3中加入足量稀盐酸5.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B.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D.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萝卜风干B.凉水冻冰C.葡萄酿酒D.辣椒剁碎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不会生锈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C.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D.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9.经调查染发剂中常含有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它有致癌作用,建议不要轻易染发。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B.氢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小C.属于化合物D.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110.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B.试管可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C.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019年是国际元素周期表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公布元素周期表时,就预言了当时还未发现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68的元素的存在,且性质与铝相似,称为“类铝”,这就是后来人们发现的镓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和像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同答下列问题:(1)镓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2)镓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金属镓与稀硫酸反应,产物中Ga的化合价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4)硫酸镓与硫酸铝性质相似,硫酸镓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为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①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