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厦门大同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液氧、冰水混合物、稀盐酸B.硬铝、干冰、洁净的空气C.水银、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D.活性炭、二氧化硅、汽水2.淡化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海水中其他离子不能透过)进人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A.右侧池中海水的密度不变B.淡化膜可用滤纸代替C.右侧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海水淡化的过程无需外界提供能量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可以区分真、假黄金(Cu、Zn合金)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D.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用于制作电极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D.用钨作白炽灯泡灯丝5.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6.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7.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C.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D.真金与假金(Cu-Zn合金)——灼烧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胶头滴管吸取液体B.加热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分离泥沙和水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0.除去物质后面括号中所含的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Cu(CuO)加入过量的木炭,高温加热NaOH溶液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再过滤B(Ca(OH)2)CNaCl溶液(Na2CO3)加入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DFe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进行过滤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图示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反应中NaOH稍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1)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集气瓶中盛有少量二氧化锰,向其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然后进行____。铁丝燃烧的实验。(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3)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铁丝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有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和溶液。(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作用。(2)现有软水和硬水样品各一瓶,请设计实验对它们进行区分,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3)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氯化钠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硝酸钾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