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建宁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②用容积为10mL的试管盛8mL水放酒精灯上加热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气④用50mL的量筒量取3.2mL水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2.已知金属元素Y(只有一种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A.Y2Cl3B.YClC.YCl2D.YCl3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作用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电解是属于分解反应B.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C.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所有元素的原子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气体升温时体积膨胀,其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都增大了6.“中国诗词大会”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下列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为控制指尖上的雾霾,我国首个全国性的“禁烟令”正呼之欲出。香烟烟雾中,92%为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氰酸及氨等;8%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统称焦油,内含尼古丁、多环芳香羟、苯并芘及β﹣萘胺等,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约40余种。其中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D.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8.在化学反应中,已知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9B.12C.18D.36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B.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C.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10.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甲烷的新技术。在加热条件下以纳米镍作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一种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B.反应前后镍的质量不变C.x的化学式为O2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1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氦气、二氧化碳B.空气、蒸馏水C.冰水共存物、红磷D.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C.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D.C60分子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A有气泡冒出B水不断流入①中C②中液面不下降(2)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装置B处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填下面的序号)。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A只有气泡出现B有气泡出现,液体逐渐变红C有气泡出现,液体变成蓝色D有气泡出现,液体变红后又变成无色(3)关闭活塞M,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