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仙游县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如图所示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的“价一类”二维图,若它表示的是铁元素部分关系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FeO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SO4,它对应的点是CD.由E点对应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F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FeCl3+3NaOH=Fe(OH)3↓+3NaCl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不锈钢B.金刚石C.水银D.乙醇3.下列生活用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茶壶4.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燃烧发光放热,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氮气是无色的气体,无色的气体一定是氮气6.在以下庆祝建国70周年的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绽放B.七彩霓虹C.旗帜飘扬D.鼓乐齐鸣7.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安庆石油化工B.毫州古井酿酒C.铜陵有色冶金D.阜阳剪纸8.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C.加工门窗的铝合金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9.关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条件是点燃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810.王羲之是我国东晋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黄铜和纯铜相比,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2)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性。(3)铝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具有很好的抗腐性的原因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请结合A、B、C、D、E五个与课本有关的实验,回答问题:(1)B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2)C、D、E实验中体现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与氧气反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与______________反应;(3)D实验采用适量的盐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化学药品。(1)制取少量氢氧化钠可以用下面的流程:①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②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小心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硼酸溶液B3-5%的碳酸氢钠溶液C稀硫酸D石灰水(2)室温下,小雪同学将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100g硫酸铜溶液中。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80g时,恰好完全反应。①滴加过程中产生的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____。②加氢氧化钠溶液至40g时,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