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我国曾多次发生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2B.+3C.+4D.+52.钴酸锂(LiCoO2)常被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其中锂(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钴(Co)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53.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第一个发表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卢瑟福4.下列关于甲醇(CH4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B.甲醇由6个原子构成C.1个甲醇分子中含有2个氢分子D.甲醇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5.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钔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C.核外电子数为157D.相对原子质量为258g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状态C.气味D.可燃性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过氧化氢溶液极易分解产生氧气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木条复燃,说明气体为氧气C.水的三态变化从微观角度来看,是水分子的大小改变了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空隙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9.下列有关数字“2”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3Zn2+:3个锌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B.CO2: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1个氧分子C.2S:2个硫元素D.:碳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0.2019年世界环境日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述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上述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均是无色气体,若将这两瓶气体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物质中,每个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的。(填名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往集气瓶(容积为V1)中加入少量的水(体积为V2),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水(体积为V3),连接装置并检验气密性。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V4)。(1)在燃烧匙中放入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的相关字母表示)。(3)该兴趣小组正确操作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小于21%,该小组用传感器测出了红磷燃烧过程和燃烧结束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如图),请分析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2)制备氧气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_____。(3)实验室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其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