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五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D.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氧气C.水D.硫酸铜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A.液氧澄清石灰水B.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C.洁净的空气冰水共存物D.矿泉水医用消精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5.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是利用各气体具有不同的A.密度B.溶解性C.沸点D.熔点6.某化学反应可以用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A.AB.BC.CD.D7.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A.原子B.中子C.电子D.质子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原子B.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4:1D.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12:79.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概念m和n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选项ABCDm氧化物纯净物氦气化合反应n化合物单质稀有气体氧化反应D.DA.AB.BC.C炉具清洁剂10.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物质苹果汁西瓜汁牛奶鸡蛋清pH2.95.86.47.61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B.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C.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11.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电脑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高层楼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2.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A加压时氧气分子变小的钢瓶中B氮气、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分子发生变化A.AB.BC.C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已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2)实验室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反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最终若俯视量筒中水,读数为20.0mL,则氧气的体积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0mL。(4)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氨气(NH3)。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钱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装置,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D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1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